万里长空晦复明,夜窗推枕昼还惊。
真堪夏日流金石,不见天河洗甲兵。
耕穫有期空尽力,流离无地可聊生。
绿衣年少谁言事,已识君王驻辇情。
【解析】
此诗为杨应宁的《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杨应宁,宋时人,曾作过宰相。“次韵”是诗歌中的一种形式,即用别人的诗词原韵来和别人的诗句,使两首诗在内容上相互呼应。“久旱”,指长时间的干旱。“三首”,这里泛指几首。“晦复明”,“夜窗推枕昼还惊”,写久雨初晴,太阳高悬,万里无云,万物皆见;然而久旱不雨,天公不作美,太阳虽明,却让人心惊。“真堪夏日流金石”,诗人以石喻水,说连夏天的水声都足以使人感动,可见久旱之严重。“不见天河洗甲兵”,天河,银河。银河之水不能洗净士兵的甲衣,意谓即使有天河之水,也救不了干涸的土地。“耕穫有期空尽力”,“穫”,收获。“有期”,一定时期,指收获的时间。“空尽力”,徒有一番努力之意。“流离无地可聊生”意为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只能聊以自慰。后四句则从另一侧面描写了久旱不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绿衣年少谁言事,已识君王驻辇情”,绿衣少年,即农民,他们谈论的都是些与农事有关的事情,而久旱不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只能谈论这些。“已识君王驻辇情”,君王的车马停在田间,了解农民的痛苦,体察他们的疾苦。
【答案】
译文:
万里长空昏暗又明亮,夜晚推开枕头到白天仍惊慌不安。
真是连夏日里流水的声音都能感动,看不到银河的水能洗净铠甲。
收获的季节一去不复返白白地努力,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只能聊以自慰。
绿衣少年谁能理解这国家之事?我早已经知道君王亲自来察看民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采用比兴手法,前六句借物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
第一句“万里长空晦复明”,写久雨初晴,太阳高悬,万里无云,万物皆见。然而久旱不雨,天公不作美,太阳虽明,却让人心惊。
第二句“真堪夏日流金石”,诗人以石喻水,说连夏天的水声都足以使人感动,可见久旱之严重。
第三句“不见天河洗甲兵”,天河,银河。银河之水不能洗净士兵的甲衣,意谓即使有天河之水,也救不了干涸的土地。
第四句“耕穫有期空尽力”,耕种收获有一定的时间,但收成总是令人失望,农民们只能白费力气。
第五句“流离无地可聊生”,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只能聊以自慰。
第六句“绿衣年少谁言事”,绿衣少年,即农民,他们谈论的都是些与农事有关的事情,而久旱不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只能谈论这些。
第七句“已识君王驻辇情”,君王的车马停在田间,了解农民的痛苦,体察他们的疾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含蓄,语言简练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