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茅屋两三间,大阮风流尚可攀。
林暝参差随落照,野凉萧瑟动秋山。
骚人载酒春相过,稚子分泉夜独还。
从此不经州县路,满城桃李为谁颜。
竹林别墅
竹根茅屋两三间,大阮风流尚可攀。
林暝参差随落照,野凉萧瑟动秋山。
骚人载酒春相过,稚子分泉夜独还。
从此不经州县路,满城桃李为谁颜。
注释:竹子的根部和茅草盖的房子只有两三间,这样的房子在古代也算是很豪华了,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大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树林在傍晚的时候显得有些昏暗,随着夕阳的落下,树木的影子也变得参差错落。野外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让人感到一阵阵的萧瑟。那些文人骚客们常常在春天的时候来这儿载着美酒相约游玩,而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则在夜里独自回到家中。从此之后不再路过这州县的路,因为满城的桃花都已经盛开,不知道为谁而开?
赏析:此诗描绘了竹林别墅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竹林之中。诗中的“竹根茅屋两三间”展现了竹林别墅的独特风格,而“大阮风流尚可攀”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风流人物的赞赏之情。此外,诗中还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如“林暝参差随落照”,“野凉萧瑟动秋山”,以及“骚人载酒春相过,稚子分泉夜独还”。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反映出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他选择了一种更加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领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悠远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心灵的洗礼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