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风月每平分,北客南来又送君。
千里山川非远别,两都词赋旧能文。
亭边野兴随修竹,江上归心驻白云。
二十年前曾此梦,不胜吟望立斜曛。
注释:
送吴学士克温之南京:为即将离开南京的吴克温写这首诗。 吴学士,指吴克温。克温,字克温。克温,字克温。克温,字克温。
玉堂:翰林院。 风月平分:比喻兄弟之间情同手足。
北客南来又送君:北方来的客人,现在又来送您了。
千里山川非远别:千里江山不是远别,形容彼此相隔虽远却像在身边一样。
两都:指南京和杭州。词赋:指诗词歌赋。旧能文:过去擅长文学。
亭边野兴随修竹:在亭子边随意地吟咏,随着修长的竹子。
江上归心驻白云:在江上思念家乡的心,停驻在白云之上。
二十年前曾此梦:二十年前曾经在这里做过一个梦。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送吴克温赴南京任事而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离别之际的感慨与无奈。
首联“玉堂风月每平分,北客南来又送君。”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画面。这里,诗人将玉堂比作一个平和、舒适的空间,而风月则象征着美好时光。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祝福,希望他能在南京这个美丽的城市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北客南来又送君”这一句也暗示了朋友即将离开的情境,使整首诗充满了离别的氛围。
颔联“千里山川非远别,两都词赋旧能文。”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里,诗人用“千里山川”来形容两地之间的遥远距离,但同时又强调这不是真正的远别,因为无论距离多远,他们之间的情谊都是如此紧密。同时,“两都词赋旧能文”也表明了吴克温过去在南京和杭州的文学创作才能。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吴克温的才华,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和祝愿。
颈联“亭边野兴随修竹,江上归心驻白云。”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的真实情感流露。他坐在亭子里,随意吟咏,随着修长的竹子;而在江上,他思念着家乡的心却停留在空中漂浮的白云之上。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离别时刻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二十年前曾此梦,不胜吟望立斜曛。”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这里的“斜曛”一词,则描绘出夕阳西下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温馨而又感伤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玉堂、风月、山川、两都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离别、归心、梦想等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