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急人争渡,舟轻不受装。
车徒南北限,篙楫往来忙。
尺地悲鱼葬,高云羡鸟翔。
独惭樗朽质,难作济川梁。
【注释】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民间有祭祀先祖的习俗。谒陵:祭拜陵寝。雨:降雨。水急人争渡:河水急流,人们纷纷争着过河。舟轻不受装:船轻,载不了太多东西。车徒:指车辆和行人。南北限:指道路的南北界限。篙楫:撑船用的竹竿。尺地:指土地。悲鱼葬:悲叹鱼儿被淹死。高云羡鸟翔:羡慕鸟儿飞翔在高高的云朵之上。独惭樗(chū)朽质:独自惭愧自己像朽木一样无用。樗:一种树名。难作济川梁:难以成为桥梁,比喻不能助人渡过急流险滩。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16首,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诗人写自己遇雨中元节时,在江上与众人争渡,感到十分狼狈,又想到自己的身世,感叹自己如同腐朽无用的木材,无法帮助别人渡过急流险滩。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中元节那天遇雨,急于渡河,而船只却很轻,装不了多少东西。“水急人争渡,舟轻不受装”是说水流湍急,人们争相渡水,而小船却只能容纳少量人,无法承载更多的货物。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困境和无奈。接着,“车徒南北限,篙楫往来忙”描绘了人们在南北道路上忙碌的场景。由于道路狭窄,车辆和行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前行,形成了一幅繁忙的景象。这两句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窘迫之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尺地悲鱼葬,高云羡鸟翔”表达了诗人对鱼儿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羡慕鸟儿能够自由翱翔于高天的想法。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因此诗人不禁感到孤独无助。“独惭樗朽质,难作济川梁”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评价,认为自己就像一棵无用的大树,难以成为他人渡过急流险滩的桥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无奈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中元节那天遇雨渡河时的情景描述,展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