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
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
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
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
阴岩古松树,偃蹇露鲜甲。
三五田舍翁,隔溪荷锄锸。
云气竟蒙蒙,雨声常霎霎。
泥途讵可登,急涧良难涉。
仆夫已劳瘁,疲马力尤乏。
岂不惮驰驱,皇恩未覃洽。

【注释】

晓度金庭山:天刚亮就走过金庭山。

白龙峡:地名,在安徽巢县境内。

巑岏:高耸。

林木森:指树林茂密。

猿啸哀、莺啼恰:猿猴和黄莺的叫声。

阴岩古松树:阴暗的岩石上古老的松树。

偃蹇露鲜甲:形容松树苍劲挺拔。

三五田舍翁:指三两户人家的小农舍。

荷锄锸(cháo): 扛着锄头。锸,一种农具。

云气竟蒙蒙:云气弥漫。

泥途讵可登:泥泞的路怎可通行。

急涧良难涉:急流的溪水难以渡过。

仆夫已劳瘁:随从的人已劳累不堪。

驰驱:奔驰疾行。

皇恩未覃洽:皇帝的恩泽还没有普及到百姓。

覃:同“沾”,渗透。

【赏析】

《巢县山行遇雨》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色和所感之景。全诗以“雨”为线索,贯穿始终,写山行途中见雨,及雨中所见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首联“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描绘了诗人早起冒雨,经过金庭山,傍晚路过白龙峡的情景,点出了时间是早晨和傍晚,突出了行程之长。

颔联“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描绘了山中的两座山峰互相争夺,乱石互相挤压的情景,写出了山势之险峻。

颈联“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描绘了山中树木茂盛,路险坡陡,表现了山路之艰危。

尾联“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描述了山中有猿猴和黄莺的叫声,表现出山中生物的生机勃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途中所见的雨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