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环垣万竹脩,春风疋马昔曾游。
花前酒醒杯仍酌,石上棋残局不收。
僧梵有时来客座,佛灯常夜落渔舟。
最怜甘露亭孤迥,百尺寒檐迫斗牛。
【注释】
宝刹:寺院,寺庙。
万竹修:指寺院周围竹林茂密高大。
匹马:骏马。
花前酒醒杯仍酌:在花丛旁边醒来后,还继续饮酒。
石上棋残局不收:石头上的棋局还未收完就已结束。
僧梵:僧人诵经的声音。
来客座:指客人坐的地方。
佛灯常夜落渔舟:夜晚的佛寺灯火照亮着渔船。
最怜:最喜欢。
甘露亭:位于庐山东林寺内的一个亭子,因唐代高僧慧远而得名。孤迥:独立高耸。
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
【赏析】
题感山寺次涂太守恒孚车进士之韵
这首诗是诗人对庐山的一次即兴游览所作,诗中描绘了庐山的景色,以及自己游览的感受。
“宝刹环垣万竹脩,春风疋马昔曾游。” 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庐山的宝塔、周围的竹子以及春天的景色。宝塔是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象征着庄严、神圣;而周围的竹子则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春风和马儿一起,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景物,展现了庐山的美丽景色,为下文的游览感受做铺垫。
“花前酒醒杯仍酌,石上棋残局不收。” 这两句诗主要描述了在庐山游玩时的情境。在美丽的花朵面前,诗人不禁停下脚步,欣赏美景。同时,他还继续饮酒,享受着这份宁静和惬意。而在石头上,他看着棋盘上残局未决,也不愿离开,沉浸在其中。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情景,展示了庐山游玩时的乐趣和情趣。
“僧梵有时来客座,佛灯常夜落渔舟。” 这两句诗主要描述了庐山的佛教文化。在寺庙里,僧人的诵经声时而传来,给游客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而夜晚,佛灯照亮了渔船,使整个湖面都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佛教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最怜甘露亭孤迥,百尺寒檐迫斗牛。” 这两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最高处——甘露亭的喜爱之情。甘露亭孤峻挺拔,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而百尺的高楼则显得更加壮观,仿佛要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诗通过对甘露亭和高楼的描述,展现了庐山的高峻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峰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以及最高处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