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江上起,江深欲无路。
微茫岛屿间,亦有人家住。
日夕西风来,乱卷庭前树。
江水皆起立,溪云不能驻。
小桥架空凿,尽日无人度。
惟有江上山,万古吹不去。

【注释】

青山:山色青翠,形容山的颜色。江上:指江边。起:涌出、出现。欲无路:似乎没有路。微茫:模糊不清。岛屿间:在岛屿之间的空隙处。人家住:有人家居住。庭前树:庭院前的树木。西风来:秋风来临。乱卷:被风吹得凌乱地卷曲。庭前树:庭院前的树木。江水皆起立:江水好像都站起来了一样。溪云不能驻:溪上的云雾都不能停留。小桥架空凿:这座小桥是用石砌的,像架空凿出来的一样。尽日无人度:整个一天没有人走过这里。惟有江上山,万古吹不去:只有江上的那一座山峰,永远被吹拂不息。

【译文】

青山映着江面涌出来,深不见底的江水仿佛没有了道路。

在模糊的岛屿之间,也有人家在那里居住。

傍晚时分秋风吹来,把庭院前的树木吹得乱七八糟。

江水好像都站起来了一样,而溪上的云雾却不能停留。

小桥是用石砌的,像架空凿出来的一样,整个一天也没有人走过。

只有江上的那一座山峰,永远被吹拂不息。

【赏析】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作者任夔州刺史时。诗人借景抒发胸襟,以山水为题,写其所见所感。全篇采用赋体,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简练流畅,清新自然。

首联“青山江上起,江深欲无路。”描绘一幅江流曲折、山青水秀的画面。青山与江水浑然一体,相互辉映。诗人用笔极富力度,表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愉悦感受。

颔联是写江中之景,“微茫岛屿间,亦有人家住。”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眼前江水中的微小岛屿过渡到远处的群山,再由群山过渡到江边的村落。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更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深深眷恋。

颈联“日夕西风来,乱卷庭前树。”“庭前树”是诗人观察的景物之一,也是他情感投入的对象。此时,秋风袭来,吹乱了庭前的树木,也吹动了诗人的思绪和感情。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既真实又生动。

尾联“江水皆起立,溪云不能驻。”诗人将视角再次拉远,从眼前的江水过渡到远处的溪云。在这一过程中,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和提升。他通过这种对比和衬托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