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
雨多十日未开门,前头草色连荒村。
故人不来老却春,山阴独立愁将昏。
忆我初游上京国,君独看人惜离别。
凤台旅思逐春云,剡曲闲情对秋月。
几日归来接故园,愿分邻舍对柴关。
访旧多寻溪底棹,看云不厌门前山。
山家烟火人来去,野水孤村自成趣。
仄径长留松竹阴,低檐近引藤萝雾。
草深沙路不堪行,迟尔幽居须待晴。
传语先题数行字,有窗多听晓莺声。
春雨山中漫兴寄忆诚辨戴隐君
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
雨多十日未开门,前头草色连荒村。
故人不来老却春,山阴独立愁将昏。
忆我初游上京国,君独看人惜离别。
凤台旅思逐春云,剡曲闲情对秋月。
几日归来接故园,愿分邻舍对柴关。
访旧多寻溪底棹,看云不厌门前山。
山家烟火人来去,野水孤村自成趣。
仄径长留松竹阴,低檐近引藤萝雾。
草深沙路不堪行,迟尔幽居须待晴。
传语先题数行字,有窗多听晓莺声。
译文:
春天的风雨在山林中随意兴起,我在这里寄予了深深的思念,怀念那些已经离去的朋友。
回风搅动着云彩,与高高的树木交织在一起,树底下纷纷落下稀疏的春雨。
雨下得太多,十天过去了还没有打开大门,前方的草地颜色连着荒废的村落。
老朋友没有来,使得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山阴独自站在高处,愁绪如同黄昏一样浓重。
回想起我当初来到京城,只有你一个人看着人来人往,感叹别离的痛苦。
在凤凰台上寄托我的旅途思念,像追逐春天的云彩一样;在剡曲的闲情里对着秋天的月亮。
几天后回来探望故乡,我愿意和邻居分享柴门旁的风景。
拜访过去的朋友们时,我常常寻找溪流的小船,欣赏着门前山上的云影。
山间人家烟火往来不息,野外的水边和孤寂的村庄都充满了自然之美。
狭窄的小路上常留着松树和竹子的阴影,低矮的房檐下往往有藤萝的雾气。
深深的草丛中道路难以行走,等待天晴才能前往你的隐居地。
告诉你,我已经在门口留下了数行字,如果有窗户就多倾听清晨小鸟的歌唱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写景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起句写春雨迷蒙笼罩山中,回风吹拂着高树,云朵与树梢相杂,雨丝纷飞。“作”字用得好,写出了雨点密集而又有节奏感的特点。次句进一步描写雨景。“作疏雨”,指雨水稀疏,但仍然连绵不断。“前头”二字表明雨势已到眼前,“草色连荒村”说明连着荒凉的村落。这两句写雨景,既写出了雨之密、雨之久,又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十年”二字更突出了时间的久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此时正处在山中,因此他只能凭吊往事,遥想当年同游京城的情景。
颔联写诗人在山中滞留已久,无法返回家乡。从诗句中的“老却”一词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山阴”二字表明诗人正在山阴之地。“愁将昏”则表明诗人心中的愁思已经到了极点。这里的“昏”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形容了天色将晚,还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也即将达到低谷。
颈联写诗人回忆起当年在京城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人在凤凰台上寄托自己的旅途思念,就像追逐春天的云彩一样;在剡曲的闲情里对着秋天的月亮。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春天和秋天的云彩、月亮,形象生动。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诗人拜访过去的朋友们时,常常寻找溪流的小船,欣赏着门前山上的云影。山间人家烟火往来不息,野外的水边和孤寂的村庄都充满了自然之美。这里的“归途”二字表明诗人回到故乡的心情。“自成趣”则表明这些景色本身就很有趣味。这里的“趣”字用得很好,它既表示趣味性,又表示自然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的春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手法,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