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
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
暑雨离亭看柳色,秋风客路听猿声。
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送谢谦牧还任黔江
三年作县政有成,万里东来神京归
褒书天宠显荣光,峡里归舟听猿声
译文:
三年后他回京述职,朝廷命其再回黔江任职。李时勉再次作诗赠勉《送谢谦牧还知黔江》,赞许他回去后,连黔江儿童都会骑着竹马来欢迎他: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暑雨离亭看柳色,秋风客路听猿声。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注释:
- 黔江:今重庆市境内的一条河流,历史上曾为州府所在地。
- 作县:担任知县,即地方长官。
- 政有成:政绩显著,有所成就。
- 天边宠:比喻恩宠极大,如在天上一样。
- 峡里行:指归程经过三峡地带。
- 暑雨:夏季的雨水。
- 离亭:别离的亭子,这里指饯别之所。
- 栁色:柳树的颜色。
- 儿童竹马迎:儿童骑竹马前来欢迎。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时勉送给友人谢谦牧的一首赠别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谢谦牧三年内治理黔江取得显著成果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他未来返京的祝福及对其一路平安、顺利回归的祝愿。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离别的场景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人文的温暖,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