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罹难坐园扉,每听乌啼忆绣衣。
使节乘春归上国,愁心过雨对斜晖。
怜分禄米情偏厚,愧乏璚瑶愿不违。
尽道门前可罗雀,谁知交谊古来稀。
注释:自从遭受灾难被贬到京城,每当听到乌鸦在啼叫,我便想起我那华丽的官服。使节乘着春意归去长安,我却愁心如雨,对着夕阳斜晖。我怜惜朝廷对我恩情深厚,却惭愧自己不能像美玉那样不违抗皇命。人们常说门前可以养很多雀鸟,但谁能想到我们的交情古来就很少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罢官后送别御史巡按辽东之作,表现了作者的忧思和感慨。
一、二句写自己谪官后的境遇。“自遭”两句,写诗人谪居京城的心境。诗人因遭贬谪而身陷囹圄,身处囹圄之中,每日里只能坐听乌啼,思念起当年华贵的绣衣之服。这里以乌啼反衬自己的失意,表达了自己对往昔荣华富贵生活的无限怀念。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三、四句写自己离开长安时的心情。“使节”二句,写御史巡按辽东的行程。“使节”,是指朝廷派遣的官员,此处指御史;“乘春”,指春天,即春季来临的时候;“上国”,指京城长安。“过雨对斜晖”,指御史巡按辽东时经过雨后斜阳下的地方。这一句描写了御史巡视辽东时的行程。
五、六句写自己内心的情感。“怜分禄米情偏厚”,意思是说朝廷对自己恩情很深,自己应该感激涕零。“愧乏璚瑶愿不违”,意思是说自己惭愧自己的才能不足,不能满足皇上的期望,不敢违抗圣旨。“怜”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感激朝廷对自己的恩情,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失意而感到惭愧。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交谊的看法。“尽道”,意思是说人人都知道。“可罗雀”,意思是说门前可以养很多雀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交谊的感慨。诗人认为,人们都知道门前可以养很多雀鸟,但谁能想到我们的交情古来就很少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古人交友观念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