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龟有山,造初鸿蒙。
自龟之东,淮夷来从。
膏泽既施,草木实多。
周公上天,奈龟山何。
广琴操十首 其三 龟山操
诗句翻译与分析
维龟有山,造初鸿蒙。自龟之东,淮夷来从。膏泽既施,草木实多。周公上天,奈龟山何。
- 逐句解读:
- “维龟有山,造初鸿蒙” - 这里描述了龟山的存在,以及它原始的形态,象征着古老和纯粹。
- “自龟之东,淮夷来从” - 指出淮夷族群从龟山的东侧开始迁徙或活动。
- “膏泽既施,草木实多” - 表示在龟山的影响下,那里的资源得到滋养,草木茂盛。
- “周公上天,奈龟山何” - 表达了尽管周公(周武王)拥有极高的权力和能力,也无法超越或控制龟山。
关键词注释
- “维龟”:指龟山,也暗示着某种古老的、原始的形态。
- “鸿濛”:描述一种混沌未开的状态,象征着原始或未被污染的纯净。
- “淮夷”:古代对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的一种称呼,此词在这里暗示了地理和文化的迁移。
- “膏泽”:比喻恩惠或养分。
- “草木”:自然界的一部分,此处强调自然的生长状态。
- “天命”:指无法违抗的天意或命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龟山的自然美景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还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可抗拒力量的尊重。通过对比“周公”的权力与自然界的力量,诗人传达了一种哲学上的思考:即使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可能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无力。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类应更加谦逊地对待自然,顺应自然法则,而非企图征服或改造。
《广琴操·龟山操》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龟山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及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