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当年西出师,曾传塞外走燕支。
如何士马东归日,犹是朝廷右顾时。
风偃旌旗闲虎豹,月寒戈甲卧熊罴。
长歌一曲燕云断,坐听高城鼓角悲。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上的一段往事进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经略当年西出师,曾传塞外走燕支。这里的“经略”指的是筹划或者安排,而“西出师”则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行动,指的是出兵攻打边疆的敌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有人曾经策划过向西出兵去攻打边疆的敌人,也就是现在的“燕支”(古代对北方边境地区的称呼)。

如何士马东归日,犹是朝廷右顾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士兵们带着战利品返回家乡的时候,仍然是朝廷在左右观望的时刻。这里的“士马”指的是军队,“东归日”指的是士兵返回的日子,而“朝廷右顾时”则是指朝廷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决策的担忧,认为朝廷在做出决策时应该更加果断和明智。

风偃旌旗闲虎豹,月寒戈甲卧熊罴。这句诗描述了战场的景象,意思是说,风吹动着军旗,使得战场上的老虎和豹子感到安逸;而在月光下,士兵们的盔甲和武器也显得格外冷清。这里用“风偃旌旗”来形容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用“月寒戈甲”来形容士兵归来后的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冷兵器与热兵器,突出了战场上的残酷和战后的凄凉。

长歌一曲燕云断,坐听高城鼓角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忍不住唱起了一首长歌,表达对燕云地区被割让的痛苦和悲伤;而坐在高楼上的人则在听到鼓声和号角声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这里用“长歌一曲”形容诗人的情感表达,用“高城鼓角悲”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深刻记忆。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虑的诗作,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过去与现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