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烟光杳不分,鵁鶄鸂鶒动成群。
洞庭春水东来阔,吞尽蘼芜百顷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名作《初发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垠、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色,并借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
东汀
柳色烟光杳不分,鵁鶄鸂鶒动成群。
洞庭春水东来阔,吞尽蘼芜百顷云。
注释:
- 柳色烟光杳不分:指远处的湖面上烟雾朦胧,难以分辨出岸边的杨柳。
- 鵁鶄鸂鶒:两种水鸟的名字。
- 洞庭春水:指洞庭湖的水。
- 东来阔:形容洞庭湖水浩渺广阔。
- 吞尽:指洞庭湖水浩瀚无边,将一切东西都吞没。
- 蘼芜:一种植物,此处泛指被湖水吞没的景物。
- 百顷云:形容湖水辽阔如云,无边无际。
译文:
在遥远的湖边,柳树的颜色和烟雾交织在一起,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一群鵁鶄鸂鶒在水中嬉戏,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湖中游弋。远处的洞庭湖,春天的湖水向东流来,显得格外宽广。湖水浩渺无边,仿佛将一切都吞没。那湖水吞没了无数的植物,包括那些生长在湖边的靡芜。
赏析:
这首诗以“东汀”为题,描绘了洞庭湖畔的自然景色和湖水的浩渺无垠。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湖面的烟雾、水鸟的动态以及远处的杨柳,营造出一个朦胧而宁静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描述湖水浩渺无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