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云阳山,奠立自皇古。
霙云出其巅,秀色若可茹。
天然一丹素,面人作屏宁。
卜居者谁氏,远绍太原绪。
会心不在遥,乐山得深趣。
云崖自揭颜,旦夕缔宾主。
以兹视韦弦,比德固有取。
惟山必出云,惟云能作雨。
龙兴斯云从,神功膏下土。
方今九重上,真龙正临御。
云子已出岫,为霖固其所。
湖南多颠厓,望霓久辛苦。
【注释】
- 峨峨:形容云彩高耸。云阳山:指传说中的华山。2. 奠:立。3. 霙(qín):降雪。4. 茹:吃。5. 丹素:丹砂,一种矿物,可入药,古人认为可以炼成黄金。6. 面人:即“人面”。7. 太原:地名。8. 会心:领会、理解。9. 韦弦:韦弦,古代乐器。10. 方今:当代。11. 真龙正临御:真龙皇帝正在临朝听政。12. 云子:指道士。13. 湖南:指华山附近地区,有著名的湖南峰。14. 颠崖:陡峭的山崖。15. 霖:久雨。固:安定。
【赏析】
《云崖》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华山壮丽的自然风光,赞美了华山的神威,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峨峨云阳山,奠立自皇古。”诗人以豪放的笔调开篇,描绘了云阳山的巍峨壮观。云阳山,又名华岳,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境内。诗人通过“奠立”二字,表现了云阳山的古老与威严。
颔联:“霙云出其巅,秀色若可茹。”诗人继续描绘云阳山的景色,雪花从山顶飘落,如诗如画。这里的“茹”字,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柔美。诗人用“若可茹”来形容雪花的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天然一丹素,面人作屏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云阳山的美景。云阳山的丹霞地貌如同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天空与大地隔开。诗人用“天然一丹素”来形容云阳山的壮丽,用“面人作屏宁”来形容云阳山的宁静。
尾联:“卜居者谁氏?远绍太原绪。”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居住在云端的人呢?他的回答是“远绍太原绪”,暗示着云端的人可能来自遥远的太原。
尾联之后,诗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会心不在遥,乐山得深趣”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远离自然,而是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李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云阳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浪漫色彩,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