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巧每多拙,大黠还成痴。
君看浊世中,汨没畴能知。
籯金计来胤,恨不丘山巍。
有生不朽图,及时忽竞持。
形声一朝谢,草莽甘沦夷。
诗句解析
1 “习巧每多拙” - 此句表达了技艺虽精但往往不如其意或不如其心,强调了技艺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
- “大黠还成痴” - 指出有时候过于聪明反而成为愚笨,说明过度的聪明可能适得其反。
- “君看浊世中,汨没畴能知” - 暗示在浑浊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才能和智慧常常被埋没,不被世人所知。
- “籯金计来胤” - “籯”是计量单位,“金计”指用金计算的计划或策略,“来胤”可能指带来希望或成功的东西。此句可能是在说虽有周密的计划,但未必能带来预期的成功。
- “恨不丘山巍” - 表达了强烈的遗憾和不满,希望自己能有像山一样稳固和伟大的东西或成就。
- “有生不朽图” - 指的是一种追求永生的愿望,希望生命能够超越时间的界限,永远存在。
- “及时忽竞持” - 表示在关键时刻,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或坚持正确的原则。
- “形声一朝谢” - “形声”可能指的是外在的形式或者形式上的表现,而在这里更强调内在的精神和实质的变化。
- “草莽甘沦夷” - 表示愿意接受平凡或低微的状态,甘愿在荒野中默默无闻地生活。
译文
学习技巧总是多于笨拙,最狡猾的也可能变成愚笨。
你看那污浊的世间,谁能知晓谁是真正智者?
黄金计划带来的是希望,可惜却不如山般巍峨。
想要永生,却只能在梦中寻觅。
在关键的时刻,许多人会突然丧失理智,
即使草莽之中,也甘于沉沦,不求名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习巧”、“大黠”等词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技术和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矛盾。而“浊世中,汨没畴能知”,则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真正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往往难以被看见和理解的观点。
诗中的“有生不朽图”、“及时忽竞持”等句子,透露了一种对永恒和坚持理想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可能充满了挑战和诱惑,但诗人通过这种表达,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执着,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追求真理和价值的信念。这种精神对于任何时代的读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