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真人豪,稷契心自许。
周遭澒洞间,百折水东注。
短褐才掩胫,破庐不蔽雨。
犹轸当时忧,不暇一身诉。
心期万广厦,大庇寒士聚。
地下千载人,谁为唐宰辅。
肉食不怀谋,藿食乃心苦。

”`

少陵真人豪,稷契心自许。

周围澒洞间,百折水东注。

短褐才掩胫,破庐不蔽雨。

犹轸当时忧,不暇一身诉。

心期万广厦,大庇寒士聚。

地下千载人,谁为唐宰辅。

肉食不怀谋,藿食乃心苦。

注释:

  1. 少陵真人豪:形容李白才华横溢,有如少陵(杜甫的号)般的豪气。
  2. 稷契心自许:意指李白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志,如同古代的稷和契一样。
  3. 周围澒洞间:形容环境广阔而深邃,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4. 百折水东注:比喻人生或事物经历曲折后仍然向目标前进。
  5. 短褐才掩胫:描述穿着简陋,但足以遮盖膝盖。
  6. 犹轸当时忧:依然关心着当时的忧患。
  7. 心期万广厦:心中期望能建造起无数宽广的房屋,为百姓提供庇护。
  8. 大庇寒士聚:希望有广大的屋檐可以庇护那些贫穷的人。
  9. 地下千载人:指在地下千年的时间长河中,会有人记得他的贡献。
  10. 谁为唐宰辅:谁将成为唐朝的辅佐之臣。
  11. 肉食不怀谋:即使身处权位,也不忘忧国忧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自己的抱负抒发。首句描绘了诗人豪情壮志,胸怀大志,愿意像稷和契那样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中间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自己虽身处乱世却不放弃理想的决心。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宏伟愿望,希望自己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为后世所铭记。整首诗语言生动有力,情感饱满激昂,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白晚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状态和对时局的看法。在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李白深感忧国忧民,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这种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一生抱负的总结,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