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满西楼,松间细水流。
独悬孺子榻,谁泛剡溪舟。
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
待君携杖屦,同去看龙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如下:
期章千峰诸社长同游雁山
风雨满西楼,松间细水流。
独悬孺子榻,谁泛剡溪舟。
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
待君携杖屦,同去看龙湫。
注释:
- 期章千峰:形容山峰众多,如同期章(一种植物)一般。
- 西楼:指楼阁位于西边。
- 松间细流:意指松林中流淌的细小流水。
- 孺子榻:儿童的床。
- 剡溪舟:古代一条著名的小河流,这里泛指小船。
- 佳境:美好的环境或境界。
- 深杯:指装满酒的杯子。
- 龙湫:传说中龙所居住的水池,常与瀑布连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首句“风雨满西楼,松间细水流”以风雨和水声勾勒出山间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第二句“独悬孺子榻,谁泛剡溪舟”则转换了场景,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活动。这里的“孺子榻”可能是指孩子们的床,而“谁泛剡溪舟”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着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放松与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通过描述美景使人留恋,以及美酒能使人消愁解闷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待君携杖屦,同去看龙湫”则将主题推向高潮。在这里,诗人邀请朋友一起游览龙湫,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景、共同欣赏大自然之美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慷慨大方,也彰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