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山下惠风和,野老追随使节过。
海气尽消波色定,楝花才落鸟声多。
林烟漠漠春将别,世路纷纷发易皤。
借取僧房同一宿,夜凉明月下庭柯。

【注释】

陪万五溪:与万五溪一起。万五溪,即万俟光远。雁山:在江西宜春。惠风和:指和煦的春风。使节:皇帝派来的使者。海气:海面上的水汽。波色:波浪的颜色。楝花才落:楝树的花刚刚凋谢,这里以楝花比喻春天。林烟:树林里的烟雾。发易皤:头发白了。世路:人世间的道路。借取:邀请。

译文:

在雁山山下迎着温暖的春风,野老追随使节走过。海上的水汽完全消散了,波浪的颜色也定了下来;楝树的花刚刚凋谢,鸟鸣声却更加响亮。树林里的烟雾弥漫,春天就要过去了,人世间的道路纷乱不已,头发已经斑白了。请到僧房中共同住宿,夜深明月下庭院的树枝。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从送别出发,由送而及别,由别而及怀,层层深入,步步展开,写得层次分明,曲折委婉。诗的一、二句写送别时的环境,是“雁山山下”,是“惠风和”,是“野老”和“使节”相送。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送别的情景,而是从环境上着笔,烘托出一种清新恬静的意境。三、四两句是说海气已消,波浪定形,说明春尽了,而楝花又落了,鸟儿叫得更响,暗示离别的时节到了,而离别的原因尚未说明。五、六两句是过渡到主题的关键。“林烟”“世路”,点出送别的地点和原因,“将别”“纷纷”,写出了别时的心情和世态的烦乱。最后两句写僧房宿夜,月下庭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全诗构思细密,脉络清晰,情景交融,韵味十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