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垂垂发,何堪一笛风。
飘飖振虚壑,飒沓入长空。
月暗关山迥,江回泽国穷。
扁舟无寄托,万里奈渔翁。

杨柳垂垂发,何堪一笛风。

飘飖振虚壑,飒沓入长空。

月暗关山迥,江回泽国穷。

扁舟无寄托,万里奈渔翁。

【译文】
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怎经受得住一曲笛声的吹拂!
飘荡在空旷的山谷之间,笛声如同疾风般呼啸着飞入高空。
月光昏暗笼罩着远方的关山,江水环绕着辽阔的湖泊。
小船没有停泊的地方,漂泊万里让人感到无奈只有渔民。

【注释】

  1. 杨柳垂:形容柳树枝条低垂。
  2. 何堪:怎能忍受?
  3. 飘飖(yáo):飘扬、飘动。
  4. 虚壑(hè):指深不见底的山谷,这里指空旷的地方。
  5. 飒沓:形容风声或声音急促而杂乱的样子。
  6. 关山:泛指险要的高山峻岭。
  7. 江回:指水流回旋曲折的地方。
  8. 扁舟:指船形如平的船只,此处指小船。
  9. 寄托:比喻依托、依托的对象。
  10. 奈(nài):无奈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致。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将大自然的景象与人的心境相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追求。首句写杨柳枝头,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却无法承受那悠扬的笛声。第二句则以“飘飖”和“飒沓”形容笛声的飞扬和激荡,给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感觉。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对月亮、山脉和江河的描写,勾勒出一副宁静而广阔的山水画面,同时暗喻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诗人用“扁舟”和“渔翁”来表达自己的漂泊和无助,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