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闲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 其二
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闲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诗词原文:
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闲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注释与赏析:
1. 注释
- 西湖处士: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曾与中峰大师有过深刻的交往和友谊。他们之间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古代,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 千古相知:表示这种交情跨越了漫长的历史,历经沧桑而依旧深厚。
- 得月总为荒径友:这里的“得月”比喻中峰大师在文学上的造诣,如同明月高悬,照亮了荒凉的小路;而“荒径友”则形容中峰大师虽然地位不高(如荒废的小径),但在文人中却享有崇高的地位。
- 栖岩俱是上流人:这句诗表明中峰大师不仅文学成就高,而且在道德修养上也达到了上品人士的水平。
- 素影惊衰鬓:用“素影”暗喻中峰大师的作品,其影响深远且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足以使作者的白发为之颤动,反映出作品对人心的巨大震撼。
- 不为闲心恼客尘:这里强调中峰大师的作品不是为迎合世俗而作,而是远离尘世喧嚣,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他的诗歌不会引起世俗的纷扰。
- 放鹤亭前三百树:指的是中峰大师曾在放鹤亭前种植了数百棵树木,以表达他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而今无复故山春:表达了一种哀愁之情,现在无法再享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故山春”可能是指过去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时光。
2. 赏析
这首《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选八以下梅花诗)·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比和衬托,诗人展现了与中峰大师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对艺术的共同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