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萧条僧舍荒,砌封苍藓半回廊。
坐来草树俱摇落,望入关山更渺茫。
忧国泪边秋色老,思家梦里雨声长。
临风却羡天涯雁,去啄江南晚稻香。

【注释】

1.遣怀:抒发情怀。

2.云物萧条:形容秋意浓重。

3.僧舍荒:僧人的小屋荒凉破败。

4.砌封苍藓:台阶上覆盖着青苔。

5.回廊:长廊。

6.草树俱摇落:草木都摇落了,凋零了。

7.关山:即山海关。

8.渺茫:模糊不清。

9.忧国泪边秋色老:忧愁国家,眼中含着泪珠,秋色已经苍老。

10.梦寐:做梦。

11.雨声长:梦中听见雨声很长。

12.临风却羡天涯雁:望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羡慕不已。

13.去啄:鸟雀啄食。

14.江南晚稻香:指南方农村稻田里的清香。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写在深秋时节,诗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抒写他内心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流徙他乡、寄居他国的游子的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云物萧条僧舍荒”,首句就点出“秋”字,是说秋天到了,天气渐冷,树叶由绿变黄,飘落到地上,一片萧索景象。“僧舍荒”,说明诗人此时正独自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僧舍里,心情十分凄寂。“坐来草树俱摇落,望入关山更渺茫”,第二句描写诗人独坐僧舍的情景。诗人看到自己周围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由得联想到了国家的形势。“草树俱摇落”,说明连草木也枯萎了,大地一片荒芜。诗人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关山苍茫,更加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之感。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表达了他内心的忧郁和孤独之情。

“忧国泪边秋色老,思家梦里雨声长。”第三句和第四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忧国泪边秋色老”一句,诗人用“泪边”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他因担忧国家而流泪的情景。“秋色老”,既写出了秋天的景色已经变得衰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接着,诗人又写道:“思家梦里雨声长。”诗人在梦中常常想念着家乡的家人,梦见家人时,耳边响起的是淅淅沥沥的雨声。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梦境中的雨声,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临风却羡天涯雁,去啄江南晚稻香。”第五句和第六句,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远方的游子们的同情。诗人看着天空中南飞的鸿雁,心中不禁羡慕起来。这些大雁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自己却只能默默地仰望天空,心中不禁有些惆怅。同时,诗人又想到了那些生活在南方的人们,他们正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稻田里弥漫着稻谷的清香。而自己却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忍受着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比较自己和其他人的境遇,表达了他对于远方游子的同情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和孤独之情;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境遇,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让人读后不禁为其所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