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
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
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
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
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
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

【注释】

青县:今河北青县。

飞雪没马足:大雪覆盖了马的脚。

季冬:冬季,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廓平陆:开阔平坦的土地。

宿莽:长满野草的空地。

安见:哪里能见到。

远驾和所属:远离家乡,随军出征。

行行:走一走。

北地:北方地区。

天道方杀戮:上天正施展着残酷的杀伐。

所遇物尽残:遇到的一切都被毁坏了。

谁不忧行役:谁不因行役而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是李贺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赴长安时所作。诗人在旅途中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写下这首诗。

“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起笔写渡青县河时的景色,“晨朝渡河冰”写出了当时天气严寒的情况;“飞雪没马足”写出了天冷雪大的情况。

“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写冬天的景色,天气晴朗,大地开阔。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写周围一片荒凉无人烟的情景,只有狐狸兔子四处逃窜。

“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写周围一片荒凉无人烟的情况,只有树林和房屋稀疏分布。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写作者眺望四周的茫然无际,只能跟随军队出征。

“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写作者在路上看到仆夫们哭泣,自己的马也因为痛苦而行走不便。

“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写由于天气太冷,道路难行,导致很多人丧命。

“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最后两句说,路上遇到的人几乎都遭受了不幸,谁不因这种遭遇而忧虑呢?

李贺诗歌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奇诡,善于用典,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往往以神话传说作为题材,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浪漫想象。他善于通过幻想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失望和苦闷之情,抒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