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登天柱,长河入望真。
归心随落日,壮志欲凌云。
花气风前润,蝉声雨后新。
乱山何处尽,应有避秦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诗歌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内容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以及诗歌表达的艺术效果。“杖策登天柱”,意思是拄着长柄的手杖登上了天柱峰。“杖策”是指手杖,古代文人出游时常用来支撑身体。这里借指登山。登高远望,极目远眺,但见黄河如带滚滚而来直入云霄。“长河入望真”,意思是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浩荡奔流,直注天际。“归心随落日”“壮志欲凌云”两句紧承前句,表达了诗人的壮怀激烈,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归心随落日”中的“落日”指的是太阳西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壮志欲凌云”中的“凌云”则表现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想要冲破一切困难和阻碍。“花气风前润”的意思是说花在微风中散发着清香。“蝉声雨后新”意思是说蝉在雨后鸣叫,声音清脆悦耳。这两句写自然景物之美。“乱山何处尽”,意思是说乱山之中哪里才是尽头。这里的“乱山”指的是群山连绵,错综复杂,难以计数。“应有避秦人”意思是说这些乱山中的人应该都是躲避秦朝的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答案】

(1)杖策登天柱——拄着长柄的手杖

登天柱峰——攀登天柱山。

(2)长河入望真——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浩荡奔流

(3)归心随落日——夕阳西下,诗人归心似箭。

(4)壮志欲凌云——诗人心中充满了雄心和壮志,

(5)花气风前润——花香在微风中弥漫开来

(6)蝉声雨后新——雨后蝉鸣,声音清亮

(7)乱山何处尽——群山连绵,无法穷尽

(8)应有避秦人——乱山之中应该是躲避战乱的人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