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山腰若蚁微,白云常傍短筇飞。
庙多祈报香烟合,春阻高寒草色稀。
地主只谈三岛事,天妃端拱五铢衣。
岂知客是瀛洲老,曾宠金莲向北扉。

人在山腰若蚁微,白云常傍短筇飞。
庙多祈报香烟合,春阻高寒草色稀。

地主只谈三岛事,天妃端拱五铢衣。
岂知客是瀛洲老,曾宠金莲向北扉。

注释:

  1. “人在山腰若蚁微”:形容人站在泰山的山腰上,像蚂蚁一样渺小。
  2. “白云常傍短筇飞”:形容白云常常伴随着短筇(一种登山用的竹杖)飘动。
  3. “庙多祈报香烟合”:指山上有许多寺庙,人们经常去祈祷和拜祭。
  4. “春阻高寒草色稀”:春日里由于气候寒冷,山上的草木稀少。
  5. “地主只谈三岛事”:这里的“地主”可能是指泰山的管理者或守护者,他们只谈论与三岛有关的事情。
  6. “天妃端拱五铢衣”:这里的天妃可能是指泰山上的女神或者保护神,她们穿着五铢衣,端坐在神坛上。
  7. “岂知客是瀛洲老”:诗人自称不是本地人,却误以为自己已经熟悉了这个地方。
  8. “曾宠金莲向北扉”:诗人曾经受到过皇家的宠爱,曾经在北方的一扇门下居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句“人在山腰若蚁微”,以人的渺小与泰山的宏伟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象。接着四句描写了泰山上的宗教活动和自然环境,表达了对泰山深厚文化的敬仰。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泰山的自然美,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泰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自我调侃和谦逊表达,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文化韵味,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泰山的自然美景,还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悟和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义。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泰山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