戋戋束帛未沾恩,乔木丹阳是庆门。
人逐颓波无返势,朋来宿草有啼痕。
收书东老神仙识,食力南洲道义存。
甚欲留连亭上景,乳乌哀切易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丹阳故孙处士山庄的景色与氛围。下面我将对每一联进行详细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戋戋束帛未沾恩,乔木丹阳是庆门。

  • 注释:这里用“戋戋”形容微薄的礼物,意指诗人对孙处士的尊敬,希望他能收下这份礼物。”乔木丹阳”则指孙处士所居住的地方——丹阳,这代表着孙处士的地位和荣誉。
  • 赏析:这一联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孙处士的敬意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孙处士的尊重和仰慕之情。

第二联:人逐颓波无返势,朋来宿草有啼痕。

  • 注释:这里的“颓波”,比喻世事如流水般易逝,不可挽留。“宿草”指的是墓地中长出的野草,常用来形容墓地或丧事。
  • 赏析:此联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哀思。通过使用“无返势”和“有啼痕”这样的词汇,诗人增强了诗句的表达力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力感。

第三联:收书东老神仙识,食力南洲道义存。

  • 注释:东老,可能指的是孙处士在丹阳的住所或者与之相关的某个人物。此处提到他具有深厚的学识和修养。“食力南洲”中的“食力”可能是指勤劳耕作,而“南洲”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名词或者代指某种精神象征。
  • 赏析:这一联进一步展示了孙处士的崇高品德和社会地位。通过对他学问和行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赏。

第四联:甚欲留连亭上景,乳乌哀切易黄昏。

  • 注释:这里的“亭”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即诗题中的“山庄”。”乳乌”指的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情景,而“哀切”则形容诗人因思念孙处士而感到的悲伤。
  • 赏析:最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孙处士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不仅想留在这个美丽的山庄,更想与孙处士共享那份宁静和美好。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