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且勿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屋上瓦,本出田野间。
陶人范成形,锻炼得刚坚。
公输盖甲第,置之大厦颠。
日月光照临,湛露何漙漙。
高居栋梁上,崔嵬象南山。
同时田中泥,孰敢相跻攀。
世故不可期,大厦宁久安。
阿房及建章,回风动茅菅。
田夫厌瓦砾,投掷弃江干。
高居几何时,徒令本质残。

杂诗六首,其五

四座且勿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屋上瓦,本出田野间。

陶人范成形,锻炼得刚坚。

公输盖甲第,置之大厦颠。

日月光照临,湛露何漙漙。

高居栋梁上,崔嵬象南山。

同时田中泥,孰敢相跻攀。

世故不可期,大厦宁久安。

阿房及建章,回风动茅菅。

田夫厌瓦砾,投掷弃江干。

高居几何时,徒令本质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屋上瓦、砖、石等建筑材料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建筑行业的感慨和担忧。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四座且勿喧,愿听歌一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大家不要吵闹,让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下屋上建筑材料的事情。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听众讲述了关于屋上瓦、砖、石等建筑材料的历史和来源。

“请说屋上瓦,本出田野间。”这句话则是进一步解释前面的内容。在这里,杜甫指出了屋上瓦的来源是田野间的土地,而不是其他地方。这体现了杜甫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陶人范成形,锻炼得刚坚。”这句话则描述了陶人在制作瓦、砖、石的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工艺和技巧,使得这些建筑材料既坚固又耐用。这反映了杜甫对于工匠精神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公输盖甲第,置之大厦颠。”这句话则是以楚国的著名工匠鲁班为例,说明了古代建筑师们精湛的技术以及他们为人们建造高楼大厦的能力。这体现了杜甫对于古代建筑艺术的敬仰和赞叹之情。

“日月光照临,湛露何漙漙。”这句话则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描绘屋上建筑材料的美丽和壮观。在这里,杜甫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高居栋梁上,崔嵬象南山。”这句话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屋上建筑材料的形状和特点。在这里,杜甫用“像南山”来形容它们高大挺拔、坚实稳固的特点。这体现了杜甫对于建筑行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之情。

“同时田中泥,孰敢相跻攀。”这句话则是以农田中的泥土为例,告诫世人不要轻易攀比和追求虚荣。这体现了杜甫对于人们应该脚踏实地、勤恳努力的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倡导之情。

“世故不可期,大厦宁久安。”最后,杜甫总结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世事无常、变化莫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永远能够成功和安稳。这反映了杜甫对于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阿房及建章,回风动茅菅。”这句诗则是以阿房宫和建章宫为例,描绘了古代建筑物的雄伟壮丽和气势磅礴。这体现了杜甫对于古代建筑艺术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田夫厌瓦砾,投掷弃江干。”最后,杜甫以田夫抛弃瓦砾的行为为例,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容易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杜甫对于人们应该注重精神修养和追求高尚品质的呼吁和建议。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建筑艺术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之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