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清于水,开尊对木犀。
地当留笛步,客到浣花溪。
爽气乘秋入,斜阳度鸟低。
尚书期不顾,肯惜醉如泥。

诗句如下:

官舍清于水,开尊对木犀。

地当留笛步,客到浣花溪。

爽气乘秋入,斜阳度鸟低。

尚书期不顾,肯惜醉如泥。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简介
  • 这首诗是明朝佘翔的作品。
  • 佘翔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内容解析
  • “官舍清于水,开尊对木犀”描绘了诗人官舍环境的宁静与美好,官舍的清凉可以媲美清澈的水域,而木犀(即桂花)的香气则为这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
  • “地当留笛步,客到浣花溪”展现了诗人接待客人的场景,诗人似乎在自家的庭院里留下了一个可以吹奏笛子的地点,同时客人的到来又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 “爽气乘秋入,斜阳度鸟低”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爽气的秋风和夕阳西下的景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
  • “尚书期不顾,肯惜醉如泥”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饮酒享乐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公务的忙碌,诗人还是愿意尽情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
  1. 艺术特色分析
  • 诗歌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例如,“官舍清于水”用来形容官舍的清洁,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面;“留笛步”则通过想象客人在庭院里吹奏乐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醉如泥”则形容诗人饮酒时的沉醉状态,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 诗歌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每个句子都充满了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 诗歌的主题鲜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对秋天、官舍、客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秋日集欧桢伯青溪馆分得溪字》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风情和个人情感。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