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池岸柳丛丛,香阁临幡四面风。
轻薄少年乘醉过,手提射鸭竹枝弓。
【注释】
1.放生池:相传为晋代羊昙所筑。羊昙在任时,曾于西湖建放生池,后因他爱养鸟兽、不杀生而闻名。
2.丛丛:柳树茂密的样子。
3.香阁:即荷花香阁,在钱塘门外,是宋时观赏荷花的名胜。
4.幡:旗子。
5.轻薄:指轻薄的男子。
6.射鸭竹枝弓:一种用箭射击野鸭的竹制弓箭。竹枝,古乐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美景的七绝诗。诗中以西湖为背景,描写放生池岸边柳丛丛,香阁临风四面飘扬;轻薄少年乘醉而过,手提射鸭竹枝弓,尽情享受春光。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首句“放生池岸柳丛丛”,点出地点。“放生”二字,既表明作者游览的目的,又暗示了放生池的来历。据《南史·羊昙传》载:“昙自荆州还,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至钱塘,登郡之最高楼,望江南之地,叹曰:‘我本吴人,居处邻京口,游宦会稽,道途来往,已历数秋矣。’乃命左右曰:‘可伐吾园中树。”于是手剑及书板,皆随木末。其徒悯之,乃止。”由此可知,放生池即羊昙之池,是西湖的一个景点。次句“香阁临风四面飘”写景,突出了香阁的宏伟壮丽和西湖的景色迷人。三、四句“轻薄少年乘醉过,手提射鸭竹枝弓”描写了西湖边上的热闹场景,表现了人们纵情欢乐、无忧无虑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