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百里声摩空,江南日夕奔蛟龙。
湿云堕地水波立,两山不辨青芙蓉。
金阊城头夜吹笛,金阊城下王孙泣。
笛声寥亮凄欲断,反恨当年一相识。
何人彩笔能生花,何人赤手握灵蛇。
金罍美酒浮琥珀,与谁同醉黄公家。
有酒须浇墓上土,有剑须挂坟前树。
世情反覆那得知,柳花一夜飞新主。
哀歌不尽《薤露》篇,离弦转托箜篌语。
生平只合狭斜行,纷纷安用栽姚李。
邓尉山空日暮时,招魂惟有古松枝。
分明咫尺眼中路,及至出门忘所之。

这首诗是一首挽词,由王二丈所写,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悼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惊雷百里声摩空,江南日夕奔蛟龙。
  • “惊雷”描绘了雷声的巨大声响,”百里”表示声音传得很远;”声摩空”形容雷声震天动地,仿佛能撼动天空。”江南日夕奔蛟龙”则描绘了江南地区在黄昏时分的景象,如同蛟龙般迅猛和壮观。
  1. 湿云堕地水波立,两山不辨青芙蓉。
  • “湿云”暗示着天空中云层厚重,可能预示天气将变;”堕地”表示云朵落下,覆盖了地面。”水波”表明雨势之大,使得地面的水波都竖了起来。”两山不辨青芙蓉”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山峦模糊不清,几乎无法分辨出山峰的轮廓。
  1. 金阊城头夜吹笛,金阊城下王孙泣。
  • “金阊城”指的是苏州城的别称,”夜吹笛”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人在城楼上吹笛子的情景。”王孙泣”则表现了城内有人因思念故人而哭泣。
  1. 笛声寥亮凄欲断,反恨当年一相识。
  • “笛声寥亮”形容笛声清脆悠扬;”凄欲断”表达出笛声的哀婉和断续,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反恨当年一相识”则是说因为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相识,反而更加怀念对方。
  1. 何人彩笔能生花,何人赤手握灵蛇。
  • “彩笔”比喻才华横溢的人,能够用文笔创造出美好的作品;”灵蛇”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这里表达了对那些有才能、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人的赞美。
  1. 金罍美酒浮琥珀,与谁同醉黄公家。
  • “金罍”指的是珍贵的酒杯,”琥珀”是指琥珀色的美酒;”黄公家”可能是指某个富有的家族或地方,意味着可以享受这样的美酒。这里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有酒须浇墓上土,有剑须挂坟前树。
  • “浇墓上土”意味着要将自己的悲伤洒向墓地的土地,以表达对亡友的悼念;”挂坟前树”则意味着要将自己的剑挂在坟墓旁边的树木上,寓意不忘过去,勇往直前。
  1. 世情反覆那得知,柳花一夜飞新主。
  • “世情反覆”表达了对世间变幻无常的感慨;”柳花一夜飞新主”则描绘了柳树的花在一夜之间凋零,新的花朵已经长出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更迭。
  1. 哀歌不尽《薤露》篇,离弦转托箜篌语。
  • “《薤露》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章,这里用来象征哀歌;”离弦转托箜篌语”则是说哀歌的声音已经唱尽,现在需要转用箜篌来继续演奏。
  1. 生平只合狭斜行,纷纷安用栽姚李。
  • “狭斜行”指的是在狭窄的地方行走,这里可能暗示着人生的曲折和不易;”姚李”则是用来比喻那些过于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忽视人生真谛的人的批评。
  1. 邓尉山空日暮时,招魂惟有古松枝。
  • “邓尉山”指的是位于苏州附近的一座山,”日暮时”表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招魂惟有古松枝”则是说只有古松的树枝还在招魂,其他的都已经凋零或者消失了。
  1. 分明咫尺眼中路,及至出门忘所之。
  • “咫尺眼中路”表示眼前的道路就在咫尺之间,但一旦走出门口就会忘记去往何处;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惊雷”、“湿云”、“江日”等自然景象,以及“王孙泣”、“金罍”、“箜篌语”等人物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幅悲凉而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哀伤和对生活的思考娓娓道来,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