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在山水,临眺兴无倦。
伫望城东郊,幽岩表南甸。
使君复爱客,抚景开芳宴。
解带愬南风,手掬水花片。
披襟得微路,延瞰中岩遍。
结桥渡云溪,列炬散晴电。
怪石虬龙翔,层台玉芝炫。
旋转寻丈间,幻化千万变。
势凌天姥奇,名并桃源擅。
自非神明护,乾坤岂终见。
日来苦尘缚,胜引资游衍。
薄暮下山椒,心赏徒犹恋。
安得长公术,移此中州奠。
依栖炼五药,辟谷谢朝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作者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诗句的逐行翻译和注释:

第一段

岩洞
雅志在山水,临眺兴无倦。
译文:心中充满对自然的雅致志趣,站在山岩上观赏自然景色,兴致勃勃,没有疲倦之意。
注释:这里的“雅志”指的是高尚的志向,”山水”指的是自然界的景象。

第二段

伫望城东郊,幽岩表南甸。
译文:静静地站在那里眺望着城东郊外,幽深的岩石映照在南方的田野上。
译文:静静站在那里观望着城东郊外,幽深的岩石在南方的田野中显露出来。
注释:这里的“城东郊”和“南甸”都是地名,分别指代城东的郊外和南方的田野。

第三段

使君复爱客,抚景开芳宴。
译文:使君再次喜爱游客,抚摩着风景,举办宴会招待他们。
译文:使君再次喜爱游客,抚摩着风景,举办宴会来招待他们。
注释:”使君”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此处泛指地方官员。”芳宴”则是指美好的宴会。

第四段

解带愬南风,手掬水花片。
译文:解开衣带迎着南风,手捧水花一片。
注释:”愬”在这里的意思是迎接,与“携”同义。”水花片”形容水面上的水花如同碎玉般洁白。

第五段

披襟得微路,延瞰中岩遍。
译文:解开衣襟找到了一条小路,俯瞰中岩全景。
译文:解开衣襟找到一条小路,并从高处俯视中岩的美景。
注释:”披襟”意味着解开衣襟,这里可能指的是解开衣襟以便更好地观察。”微路”可能是一条隐蔽的小道。

第六段

结桥渡云溪,列炬散晴电。
译文:搭建一座小桥渡过云溪,点燃火炬驱散天空的雷电。
注释:”结桥”意味着建造桥梁以便通过云溪,”列炬”指的是排列火炬。”晴电”可能是指晴朗的天空中的闪电。

第七段

怪石虬龙翔,层台玉芝炫。
译文:怪石犹如龙一样盘踞,层层台地闪耀着如同灵芝般的光辉。
注释:”怪石”指的是奇异的石头,”虬龙”是龙的一种形态,此处用来形容石头的形状。”层台”指的是多层的平台。

第八段

旋转寻丈间,幻化千万变。
译文:旋转着寻找一丈的距离,幻化成千百种变化。
译文:在一亩大小的范围内旋转寻找变化,展现出千百种不同的形态。
注释:”丈间”是一亩之间的范围,这里用来比喻变化的范围很小。

第九段

势凌天姥奇,名并桃源擅。
译文:气势可以媲美天姥之山的奇特,名声可以并列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之上。
译文:其气势足以与天姥山相比,名声能够并列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注释:”天姥”是一座著名的山峰,”桃源”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

第十段

自非神明护,乾坤岂终见。
译文:如果不是有神明的保护,这天地之间又怎能长久如此?
译文:如果不是有神明的守护,那么天地之间又怎么可能长久如斯?
注释:”神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保护自然的力量或者神秘的力量。

第十一段

日来苦尘缚,胜引资游衍。
译文:每日都因为尘世的束缚而烦恼,今天却因此获得了游历的乐趣。
译文:由于尘世的束缚感到苦恼,但今天却能借此机会享受游历的乐趣。
注释:”尘缚”是指被尘世束缚的意思。

第十二段

薄暮下山椒,心赏徒犹恋。
译文:傍晚时分下山回家,心中依旧留恋着美景。
译文:傍晚时分下山回家,心中仍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依依不舍。
注释:”山椒”是一个地方名,这里指代山中的某一个地方或某个地点。

第十三段

安得长公术,移此中州奠。
译文:怎样才能得到张长公的方法,将这种景象移植到中州呢?
译文:我渴望得到张长公那种方法,将这样的景象移植到中州去。
注释:张长公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这里用他的名字作为典故,表示想要得到他的技巧或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