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风动彩旗新,快睹黄衣是圣人。
盛礼肇行非自汉,古诗犹在宛如豳。
朝臣共助三推止,野乐全胜九奏频。
稼穑先知端可贺,粢盛不独备明禋。

【赏析】

观耕籍田,是古代帝王亲耕藉田以示农功的仪式,是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制度,始于西周初年,至宋、元时已废。此诗为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春在玉津园观看耕籍田礼而作。

首联:“春郊风动彩旗新,快睹黄衣是圣人。”春日郊外,风吹红旗招展,天子亲临,这是盛唐气象。诗人目睹了这一盛况,心中激动不已,“快睹”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黄衣者即是天子,诗人称其为“圣人”,是对皇帝的极高评价。这一句既写出了春日郊游的盛况,又表现出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颔联:“盛礼肇行非自汉,古诗犹在宛如豳。”诗人继续观察着皇帝的仪式,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盛礼并非从汉朝开始就有,而是源于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而那些古老的诗歌,却依然如同在豳地一样流传至今。诗人用“犹如”一词,将古今对比,突出了古人智慧的传承。

颈联:“朝臣共助三推止,野乐全胜九奏频。”皇帝在祭天坛前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百官们共同参与,以三推的方式表示敬意。而在野外,皇帝则尽情享受着野乐的乐趣。这里的“野乐”指的是皇帝在田间劳作时的欢快气氛,它比宫廷中的九奏之乐更为热闹。诗人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场合的描述,展现了皇帝在不同场合下的风采。

尾联:“稼穑先知端可贺,粢盛不独备明禋。”诗人最后总结道,皇帝亲自参加耕种活动,这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赞扬。同时,皇帝还准备了丰盛的供品,以祭祀天地。这里的“粢盛”指的是祭祀用的粮食等祭品,而“明禋”则是指皇帝亲自进行祭祀。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参加耕种活动的场景描写,展现出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对农民的关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政策的认可和赞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