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旆腾辉鼓吹雄,青山尽属彩云红。
群黎奔走矜奇遇,满路讴歌日正中。
【注释】
旌:古代的旗帜。旆:旗杆上的布。
雄:指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矜:夸耀。
讴歌:歌唱赞美。
日正中:太阳正当正中之时,即中午时分。
【赏析】
《彩云亭》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彩云亭周围的景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首句“旌旆腾辉鼓吹雄”,描绘了彩云亭周围的热闹景象。旌旗飘扬,鼓乐齐鸣,一派威武雄壮的景象。这里的“旌旆”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而“鼓吹”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鼓和号角演奏,用于鼓舞士气。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青山尽属彩云红”进一步描绘了彩云亭周围的美丽景色。青山被彩云映衬得更加美丽,仿佛所有的青山都被染上了一层红色的颜料。这里的“尽属”表示完全被……所覆盖或拥有,而“彩云红”则形容了天空中五彩斑斓、色彩鲜艳的云朵。
最后一句“群黎奔走矜奇遇,满路讴歌日正中”,表现了人们的欢乐心情。人们纷纷奔走,争先恐后地来到彩云亭欣赏美景;而满路的人们则欢歌笑语,歌颂这片美丽的土地。这里的“群黎”指的是百姓,而“奔走矜奇遇”则表示他们对于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感到自豪和喜悦。而“讴歌日正中”则描绘了人们在中午时分的欢庆场景,歌声嘹亮,充满了欢乐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彩云亭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人们的欢庆场景的表现,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