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经讲罢慨虞唐,步月归来兴未央。
诗卷写阑吟更好,又挥馀墨两三行。
【赏析】
郑伉字子美,唐末诗人。据《唐诗纪事》卷五十七载:“郑伉有文名,为时辈所推重……与李罕同隐于嵩山,罕死,罕家贫不能葬,子美为发冢敛葬之。”
“残经”指郑子美所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虞唐”是说郑子美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周易参同契》是道家炼丹术的经典著作,唐代道教盛行,所以郑子美在讲完了这部书后,感到兴犹未尽。“步月归来”指他夜晚外出寻幽探胜的情景。“写阑吟更好”,意即写到最后,诗兴更浓。“又挥馀墨两三行”,意即他又拿起笔来继续写下去。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郑子美是一位热爱文学、酷爱自然的诗人。
此诗首句点明主题,二至四句具体描绘了郑子美的活动内容和心情。“残经讲罢慨虞唐”,意即郑子美把《周易参同契》讲完后,感慨万分地想到虞舜和唐尧时代的贤君。“步月归来兴未央”,“步月归来”指郑子美夜出访友或寻幽觅胜的情景,“兴未央”意即兴致还很高,意即夜深了还舍不得回去。“诗卷写阑吟更好”,意即写到最后,诗兴更浓,于是又提笔吟诵起来,写出更多更好的诗句。“又挥馀墨两三行”,意即他又开始写了。“残经”、“步月”、“诗卷”等词都表现了郑子美爱好自然和诗歌的性情。“兴未央”和“又挥馀墨两三行”这两个词则表现了郑子美喜爱文学的性格特点。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