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
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一、译文:
聆听孟子的《三乐》章节,我内心肃然起敬。
思考天地人和的关系,我仍能有所领悟。
我自认为能得道自得,为何不去珍惜当下的生活?
二、注释:
- 邹书:这里指代《庄子·逍遥游》。《庄子·逍遥游》中有“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不辍”的记载。这里的“邹”可能指的是孔子在邹国时的行为,也可能是作者借用来表明自己与孟子的学问和人格相似。
- 三乐章:这里指代《孟子·离娄上》中的“三乐”。孟子认为,人有三种快乐:一是父母兄弟之乐,二是饮食男女之乐,三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乐。
- 肃容敛衽:形容人的神态庄重、仪态端庄。这里用来形容诵读孟子《三乐》章节时的状态。
- 遐思:遥远的思绪,这里指对天地人和关系的思考。
- 系天人处:这里指的是联系天地人的道理的地方。
- 自致云何不念兹:意思是说,既然我已经达到了自我完善的境界,又何必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呢?这里的“兹”是指那些外在的东西,包括名利、权力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孟子思想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天地人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诵读《孟子·离娄上》中的“三乐”章节时,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哲理。同时,他也对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自我完善的境界,不再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