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有耆叟,古貌复古心。
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
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
【注释】
耆(qí):年高,长寿。
古貌复古心:指老而弥坚,志向不衰。
今孰为知音:谁能够懂得自己呢?
解冠挂神武:卸下官帽,挂在神武门上。神武门是汉代皇宫的正门,这里借指退隐山林。
前岑:前面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以“东山有耆叟”一句开篇,就点明了诗题。东山,即会稽山。据《越绝书》记载:“会稽山多古木,其上众果,多异于佗地,故名焉。”因此,此山又被称为“古木之山”,也称为“越王勾践栖处”。东山上有很多古代的庙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禹庙”。所以,这里的“耆叟”就是指的禹庙中的老和尚,也就是诗人的友人刘东山。
第二句“古貌复古心”,是说这位老者虽然已经老了,但他的精神仍然非常饱满,他依然保持着对旧时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从他的外表可以看出来——他依然那么精神抖擞。
第三句“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是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那些曾经的英雄豪杰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谁还能够了解他们的壮志豪情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是说这位老者卸下了官帽,挂在神武门前,表示他不再为官了,而是选择隐居山林。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句“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是说白云仿佛在和高山做对,而高山上的松树则显得更加英姿飒爽。这句诗既描绘了高山的壮丽景色,也寓意了诗人的高洁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的形象描写和对其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志向高远、不屈不挠的勇士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