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未云暮,青春先独归。
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
钓鱼不设饵,况复为钓矶。
鸥鸟与公狎,知公本无机。

【注释】

1.《诗经》有《东山》《南有嘉鱼》等诗,这里指刘东山。

2.国贤:指汉魏之际的隐士、名士,如陈蕃、徐稚等。

3.采兰以为佩(yī):把兰草做成佩饰。

4.荷衣:即荷叶做成的衣裳。

5.不设饵(ěr):不用渔具来钓鱼。

6.矶(jī):石滩。

7.鸥鸟与公狎(xiá):鸥鸟与您亲密相处。

【赏析】

此诗为寄赠之作。刘东山是汉末魏初的隐士。诗人写诗给他,以表示对他的敬慕之情。

首联点明时间,写白日未落,青春先归,暗喻自己早岁就辞官归隐,不恋仕途。“未云暮”,犹言“尚未黄昏”,见出诗人归隐之早;“先独归”三字,写出了“归隐”的“早”。“青春”句,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意,暗示自己当初离开时正值春光明媚,而今归来已是深秋。

颔联承上启下,写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性格。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表现了诗人归隐以后闲适自得、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颈联写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趣。“不设饵”二句是说:捕鱼的人不用鱼饵去钓,更何况是到那矶上去做钓客呢!这两句从侧面写诗人归隐后清高绝俗、不与世争的性格特征。“况复为”三字,既表明了他归隐的决心,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厌恶。“矶”字照应“采兰”句中的“矶”;“鸥鸟”二字照应前面“采兰”句中的“兰”。

尾联写诗人与归隐后的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那种淡泊名利的心境。“鸥鸟”句化用陶渊明《饮酒》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表明他和鸥鸟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知公本无机”一句,表明他淡于功名利禄,不汲汲于富贵荣华,而以清静无为的态度对待人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风格恬淡,不事雕琢,表现出诗人超拔脱俗的情怀。全篇纯用白描,不着一字议论,然而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