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苍苍暑气平,绿杨深处有人行。
百年沙岸随流徙,五夜风帆趁月明。
归客未能离北土,野禽先解学南声。
浊流到此应穷尽,遥记清源是驿名。
诗句释义
1 “晓色苍苍暑气平”:清晨的天色朦胧而凉爽,天气变得和缓。
- “绿杨深处有人行”:在绿树成荫的深处有行人行走。
- “百年沙岸随流徙”:沙岸历经百年沧桑仍在水流中移动。
- “五夜风帆趁月明”:在连续五天的夜晚里,风帆借着月光行驶。
- “归客未能离北土”:游子未能从北方返回。
- “野禽先解学南声”:野鸟已学会模仿南方的叫声。
- “浊流到此应穷尽”:浑浊的河水在这里应该已经枯竭。
- “遥记清源是驿名”:遥远的记忆中记得清源是驿站的名称。
译文
初晨的天空泛着淡淡的光辉,气温也随着太阳升起逐渐降低。
绿色的杨柳树影婆娑,在树丛深处,有人正在行走。
百年来河流不断地改变方向,它一直伴随着河流的流动。
连续五天夜晚,我们乘坐帆船沿着月光前进。
我作为游客,还未能离开这片北方的土地。
小鸟们已经学会了模仿南方鸟儿的歌喉。
这里的河流最终将流入大海,它的浑浊之水也将被清除。
远方的记忆里,我还记得那个叫做清源的地方,它是古代的驿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绿杨深处有人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树林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诗歌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河流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有力,让人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也在时光的长河中悄然老去。
诗中还融入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切。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肺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深沉的时间感慨以及浓厚的乡愁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