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君门万里赊,君心如烛照民家。
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
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
【注释】:
- 元宵三首(其二):这是诗人的组诗,共三首。
- 莫道君门万里赊:不要把君家的门户比作远在万里之外。
- 君心如烛照民家:你的心意就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耀着百姓的家门。
- 瑶笙夜启千门月:夜晚里打开瑶琴吹起笙箫迎接月亮。
- 火树晴连万井花:阳光下火树和花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色。
- 凤阙上临珠斗近:凤凰台高耸入云,临近北斗七星。
- 鳌峰高碍彩云斜:巨大的山势高耸直入云端,挡住了彩云。
- 轻烟试看归何处:轻轻的烟雾你尝试着看它要飘到哪里去?
- 化作天边五色霞:最后变成了天上五彩缤纷的霞光。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永明王府参军时。诗的前两句写京城灯火灿烂,后两句写京城之夜景。第三四句写京城之晨景。最后两句写京城之晓色。这首诗写京城夜景,从京城的夜写到京城的昼景,又从京城的夜写到京城的晓色,层次分明,前后呼应,把京城的夜景写得十分生动。
“莫道君门万里赊”,这一句是说不要认为君家的门户远隔万里啊!这里以“君门”指代皇帝,言君家虽远隔万里,但皇帝的心却像烛光一样照亮着百姓的家门;“君心如烛照民家”这一句,用“如”字来形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皇帝对百姓恩泽的深厚。
“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京城的夜景。“瑶笙”指的是精美的笙,是一种乐器;“火树”指的是火树银花,形容京城的夜景如同燃烧的树木一样灿烂;“花”是指花朵。这句诗中,“瑶笙夜启千门月”写的是在夜晚,当人们打开了瑶琴和笙箫时,月亮便从千家万户中升起;“火树晴连万井花”写的是在白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整个城市就像是一片盛开的花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京城的夜景,展现了京城的美丽与繁华。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美景的赞美之情。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京城的晨景。“凤阙”指的是皇宫的宫殿,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珠斗”是指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象征着皇权的尊贵和崇高;“鳌峰”指的是巍峨的山峰,代表着国家的威严和稳固。这句诗中,“凤阙上临珠斗近”写的是皇宫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上的星星相接近;“鳌峰高碍彩云斜”写的是山峰的高耸入云,挡住了彩云的倾斜。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京城的晨景,展现了京城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美景的赞叹之情。
“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美景的感慨之情。这里的“轻烟”指的是京城的烟雾,它轻轻地在空中飘荡,似乎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五色霞”指的是五彩缤纷的霞光,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这句诗中,“轻烟试看归何处”写的是轻烟在空中飘荡,试图寻找自己的归宿;“化作天边五色霞”写的是通过轻烟的变化,看到了天边的五色霞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京城的烟雾,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美景的感慨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夜景和晨景的描绘,展现了京城的美丽与繁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美景的赞美、赞叹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