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
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彩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
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元宵三首 其三》。全诗如下:

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
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彩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
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注释解释:

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

  • 华灯:华丽的灯光。
  • 淡月:淡淡的月光。
  • 斗清光:形容月亮明亮如斗。
  • 玉漏:古代计时工具,漏壶的水滴记时的工具。
  • 玉漏迟迟: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水滴停滞不前。
  • 夜正长:夜晚的时间很长。

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 韶乐:古代的宫廷音乐,这里指元宵节的音乐。
  • 双凤舞:双凤舞蹈,可能是宫廷中的表演。
  • 辇尘生处:辇车经过的地方,这里指皇帝的行宫。
  • 百花香:形容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香气。

彩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

  • 彩山:用彩绘装饰的山峰,这里指皇宫前的彩旗。
  • 龙楼:皇宫中最高的建筑,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宫殿。
  • 仙掌:指皇帝座位上的扶手,上面可能有精美的雕刻。
  • 御座旁:皇帝的座位旁边。

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 宴赏:宴会和赏玩,通常指皇帝或贵族们的享乐活动。
  • 忧惕在:担心忧虑,这里可能指的是国家大事或百姓生活。
  • 宵衣:夜晚穿着的衣服,这里比喻勤政为民。
  • 自先皇:从古代的皇帝那里学到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和氛围。华灯初上,明月当空,夜色渐深,时间仿佛被拉长。此时,宫廷里演奏着悠扬的韶乐,双凤翩翩起舞,辇车上的尘埃在空中飘散,空气中弥漫着百花的香气。皇宫前的彩旗如同彩山一般壮丽,龙楼上的仙人手掌平分御座的两侧。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然而,诗人在宴赏之余,却常常心怀忧虑,担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的生活。他深夜穿行于宫中,勤勉为民,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