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
冠似惠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
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
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明代的诗人于谦。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

  1. 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
  • “高卧”:指长期隐居生活。
  • “玉堂”:古代官员的官邸,此处借指高位。
  • “寒”:形容地位高却清贫,不受世俗纷扰的状态。
  • “今日方辞苜蓿盘”:今天才离开京城,开始外放。
  1. 冠似惠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
  • “冠似惠文”:比喻自己的官帽如同汉文帝时期的丞相魏征(字子文)一样,有威仪。
  • “惠文”:指的是汉代著名的丞相魏征。
  • “非法吏”:意指自己并非以法律为职业,而是一个有德性的官员。
  • “职居廉访却儒官”:职位在地方监察御史,但并不完全像传统的儒官那样专注于经学和科举考试。
  1. 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
  • “芙蓉江”:可能是指四川的锦江或云南的滇池等,这里用来象征远方。
  • “旌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之旗,此处象征着荣誉与使命。
  • “秋深”:暗示时间已经入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暗示了仕途中的收获与成就。
  • “振羽翰”:意思是展翅高飞,比喻事业有成或有所作为。
  1. 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
  • “便道”:方便的道路,这里指回家的路。
  • “过家无百里”:表示回家的路不远,意味着家人对归人的思念之情。
  • “重闱”:指家中长辈,尤其是母亲。
  • “尤喜问平安”:尤其喜欢询问家人的安危,表达了家人对亲人的关心和牵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希贤即将外放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官员的离别之情以及他对家庭和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冠似惠文”比喻自己的官帽,既表现了个人形象又寓意着职务身份;“芙蓉江上迎旌节”则描绘了一种充满希望和成就感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