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向东风看落花,筠笼摘草戏相夸。
欲寻指佞兼醒醉,直造山巅与水涯。
色弄青红根可辨,味分甘苦性应差。
莫因今日儿童戏,便作神农注疏家。
【注释】
“世卿”:这里指诗人的朋友,字世卿。“筠笼”:即竹笼。“斗草联句”:一种游戏。“戏次其韵”:指用诗来回答他的诗句。“懒向东风看落花”:“懒”是懒得,“东风”:春日和暖的风。“看落花”:观赏飘落着的花瓣。“筠笼摘草戏相夸”:在春天采摘植物玩赏时相互夸赞。“欲寻指佞兼醒醉”:想要找一些指斥奸邪、唤醒人们清醒的东西。“直造山巅与水涯”:直上高山和水边。“色弄青红根可辨”:颜色是青色和红色,根部有区别。“味分甘苦性应差”:味道是甘味和苦涩,性质有所不同。“莫因今日儿童戏”,“神农”,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这里指神农。“便作神农注疏家”:不要因为今天的儿童游戏就当作是神农氏的解释和注解。“神农”:这里指神农氏。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写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
首二句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写斗草游戏。“懒向东风看落花”:不去看那纷纷扬扬飘落的花瓣,是因为懒得去欣赏它。“筠笼摘草戏相夸”:用一个精美的竹笼摘下草来,互相夸耀。“指佞兼醒醉”:既指着那些奸邪之徒,也唤醒那些沉醉的人们。“直造山巅与水涯”:直往高处走。“色弄青红根可辨”:把各种草的根都分辨开来,看哪一根是好的。“味分甘苦性应差”:辨别出各种草的口味,甘苦各异,各具特色。
中间四句写对友人的劝勉之意。作者劝友人要像神农一样,寻找那些能指斥奸邪、唤醒人们的东西,让人们远离那些甘苦不同、性质不同的草木。这两句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写诗人的态度。诗人认为不应把这种游戏当作是神农氏的解释和注解。诗人认为,只有像神农一样,才能找到指斥奸邪、唤醒人们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这种游戏。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