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臂痛一时瘳,冠帻依然又上头。
病脱偶逢医国手,功成全藉醉乡侯。
钟山高处凭栏望,淮水东偏载月游。
酒思诗情浑不减,临池兴复似前不。
【注】臂痛渐愈次张东海韵:指苏轼在元祐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曾因臂痛求医于张先,张先为苏轼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苏轼服后不久就痊愈了。次:借代词,代指张先。
三时臂痛一时瘳(chōu):指苏轼在黄州期间曾因患臂痛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苏轼服后不久就痊愈。瘳:病愈。三时:三日。
冠帻(zè)依然又上头:指苏轼服“安国散”后痊愈,于是重新戴上帽子、头巾。冠帻:戴帽子,裹头巾。
病脱偶逢医国手: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曾因病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偶逢:不期而遇。
功成全藉醉乡侯:苏轼服“安国散”后痊愈,于是重新戴上帽子、头巾。功成:病情痊愈。酒乡侯:酒中仙。比喻善于饮酒的人。全凭:完全依靠。
钟山高处凭栏望:苏轼在黄州期间,曾因患臂痛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钟山:钟山即今南京市紫金山。
淮水东偏载月游:苏轼在黄州期间,曾因病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淮水:流经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河流。
酒思诗情浑不减:苏轼在黄州期间,因臂痛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药“安国散”为其治疗。思:思念。不减:没有减少。
临池兴复似前不:苏轼在黄州期间,因臂痛求医于张先,张先为其诊脉后,用其自制的“安国散”为其治疗。兴复:兴致恢复如初。不:没有,表示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