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仿佛类商颜。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闲。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游天竺
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仿佛类商颜。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闲。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仿佛类商颜:
- 佛国:指佛教所推崇的神圣地方。
- 此山:指天竺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幽深仿佛类商颜:形容天竺山景色幽深秀丽,如同商朝时期的美丽景色一样。
- 鸟归故道如相引:
- 鸟归故道:指鸟儿回到熟悉的道路,即回到了它们曾经栖息的地方。
- 如相引:表示鸟儿仿佛在被引导着回家。
- 云起前岑自不闲:
- 云起前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自不闲:表示云雾缭绕得如此茂密,以至于鸟儿无法在其中自由飞翔。
-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 月落钟鸣:描述夜晚的场景,月亮落下,寺庙中响起钟声。
- 僧入定:指僧人正在打坐修炼,进入禅定的状态。
- 风吹酒醒客忘还:指春风拂面,使得饮酒之后的人感到清醒。同时,客人因为醉酒而忘记了回家的路。
-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 飞来石:指的是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形状奇特。
- 长锁松筠第一关:形容这块飞来的石头紧紧地锁住了松树枝叶,形成了天然的第一道关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的“佛国”、“幽深仿佛类商颜”等词汇,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天竺山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鸟儿、云彩、月光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展现了天竺山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等句子,通过描绘人们在天竺山中的体验和感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之情。最后,诗人以“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天竺山的独特印象和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