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正二月,霖雨何其多。
午窗敛暝色,高陆扬洪波。
昨宵乃何宵,高天众星罗。
清朝太阳升,万象成熙和。
馀花须载酒,因之一长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全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阳春正二月,霖雨何其多。
- “阳春”指的是春天,”二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份。”霖雨”是指连绵不断的雨。”何其”是”多么”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阳春二月,春雨连绵不断,使得大地充满了生机。
- 午窗敛暝色,高陆扬洪波。
- “午窗”是指中午的窗户,”暝色”是指傍晚的光线。”高陆”是指高地或者高山。”扬洪波”是指扬起大波浪。这句的意思是说,在中午时分,天空中乌云逐渐散去,露出了美丽的晚霞。同时,高高的山岭上,大波浪汹涌澎湃,仿佛在欢庆春天的到来。
- 昨宵乃何宵,高天众星罗。
- “昨宵”是指昨天的夜晚。”乃”是”就是”的意思。”高天”是指高空,也就是天空。”众星”是指众多的星星。这句的意思是说,昨天的夜晚,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 清朝太阳升,万象成熙和。
- “清朝”是指清晨的时候,”太阳”是指日出。”熙和”是指繁荣和和谐。这句的意思是说,新的一天开始,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呈现出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
- 馀花须载酒,因之一长歌。
- “馀花”是指剩余的花朵,”载酒”是指携带美酒。”长歌”是指长时间的歌唱。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美好的春天里,我们应该尽情享受生活,带着美酒一同唱歌、欢笑。
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作者愉悦的心情。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通过对春雨、夕阳、星空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花草、河流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通过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