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释:
- 仙佛茫茫两未成:神仙和佛祖的存在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无法真正实现。
- 只知独夜不平鸣:只知道在孤独的夜晚发出不平之音。
- 风蓬飘尽悲歌气:形容自己像飘荡的风蓬一样,充满了悲伤和不平的气息。
- 泥絮沾来薄幸名:像是带着不幸的名声,沾上了泥土的絮状物。
- 十有九人堪白眼:有十分之九的人可以承受白眼,也就是受到别人的冷遇或者不公正对待。
- 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有用处的是那些只会读书却无法实际运用的人。
- 莫因诗卷愁成谶:不要因为写诗而忧愁,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表达,而不是预言。
- 春鸟秋虫自作声:就像春天的鸟儿秋天的虫儿自然发出声音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的感受为线索,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神仙和佛祖的存在,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通过描述自己的孤独、悲伤和不被理解,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知识与才华的质疑,认为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和救赎。最后,诗人以自然界的声音作为比喻,表达了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感情和思想的,而不是用来预言未来的。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能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