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尔龙川令,乘时窃一州。
徒能欺二世,不解助诸侯。
冠带迟南越,车书阻上游。
将军句践裔,智勇着春秋。

解析与赏析

第1句:梅鋗 - 蠢尔龙川令,乘时窃一州。

  • 梅鋗(méi è): 这是对“梅鋗”的古称或尊称。梅鋗可能是一位在历史上有显著成就的人物,其名字在此处被用以突出其非凡的政绩。
  • 蠢尔:形容梅鋗治理地方时的精明和能干。
  • 龙川令:表明他担任的是龙川县的行政长官。
  • 乘时窃一州:利用时机独自占领了整个龙川地区。这里的“窃”字用来形容梅鋗巧妙地利用时机,取得了独立或掌控的权力。

第2句:徒能欺二世,不解助诸侯。

  • 徒能:只是白白地,徒劳无功地。
  • :这里指欺骗或利用。
  • 二世:通常指的是皇帝的儿子,这里是说梅鋗只通过欺骗手段来获取权力,没有实际帮助国家或诸侯国发展。
  • 不解:无法理解或不懂得。
  • 助诸侯:协助其他诸侯国的发展。

第3句:冠带迟南越,车书阻上游。

  • 冠带:这里泛指官员的服饰和仪态,暗示梅鋗作为地方官的尊贵身份。
  • 迟南越:意味着他在管理南越时显得缓慢或不够果断。
  • 车书阻上游:指他在治理南越时,由于种种原因(如政治、军事等),未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发展和联系。
  • 上游:在这里指的是南方,可能是地理位置上的“上游”,也可能是政治地位上的“上游”。

第4句:将军句践裔,智勇着春秋。

  • 将军:这里可能是对梅鋗的一种尊称,也可能是指代某位具有军事才能的人。
  • 句践裔:句践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将领,姓文名句践,这里用来强调梅鋗具有军事领导才能和智慧。
  • 春秋: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时期,即春秋时期,也可能是指梅鋗的政治或军事成就如同春秋一般辉煌。
  • 智勇着春秋:表示梅鋗不仅智慧超群,而且在军事上英勇无畏,其成就不亚于春秋时期的名将。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鋗的评价,展现了其在地方管理和军事方面的才能。梅鋗虽然在统治龙川时表现出色,但并未能实现更大的政治或军事目标。他的治理方式显得有些保守,未能有效促进地区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他的智谋和勇敢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繁荣,其成就被赞誉为不亚于春秋时期的著名将领。这首诗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望与评价标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现实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