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
溶溶。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凤凰台上忆吹箫·掬水月在手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
溶溶。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注释】
凤凰台上意指台城,是六朝故都的遗址。吹箫:即《阳春曲》。
缥缈(piāo miǎo):形容轻淡飘渺的样子。冰轮:指皎洁的月亮。
溶溶:水面微波荡漾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词中通过咏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不如意的感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主要是写月色,下片抒情,主要表达的是人的情感。全词写得很美,很耐人寻味。
“天际云空”二句,写登楼望月所见之景。首句写天,云空即云层稀疏,天气晴朗。第二句写地,风逗即风吹拂。两句紧承起句,描绘了一幅开阔明朗、宁静肃穆的画面:一轮明月高悬在碧蓝的天空里,月光照耀着疏落的梧桐树梢。“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第三、四句写远望所见之景。烟凝翠嶂即云雾萦绕在青山翠峰之上,露泣寒蛩即晨露滴落,发出凄切的声响,好像有寒虫在哭泣。这几句写的是近望所见之景。前三句是写登高望月所见之景,后三句是写近处观月所闻之景。
“缥缈”三句,写赏月所见之景。“缥缈”三字既形容月色又表现诗人的感情。“冰轮出海”,指皎洁的月亮升上了海天之间,月光明亮如镜,照射出一片晶莹澄澈的境界。此句为全词之眼,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所以用“缥缈”来描写它。“秋气静,玉宇玲珑”,秋气静即秋夜宁静,月光朗照,玉宇玲珑指月光照耀下的台城显得格外美丽、明净。
“怡情处”三句,写赏月时的情景。“怡情”二字点明赏月的目的。“闲乘舴艋”,“舴艋船”是一种小船,这里泛指小船,乘船游湖赏月。“醉折芙蓉”指赏月饮酒至沉醉时,折柳赠别。这几句写赏月时所见之景,以及赏月时的心情和行为。
“溶溶”三句,写月色之美和赏月时所见之景。“溶溶”三字形容水光与月色交相辉映,十分美丽;“绿沼”二句说水中倒映出的月影与天上的月亮一样明亮。“水接蟾宫”,即水的那边就是月亮。这里的“蟾宫”指的是月亮。“把清波摊破”,即把湖水拨开来看个清楚,也即把月色展开来欣赏。“纤指轻笼”即手指轻轻一捞,把月亮捞起来细细端详。这几句写赏月时所见之景以及赏月时的动作。
“应念”二句,写人的情感。“应念”意为应该想到;“姮娥”指月中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女。“莫分手”意为不要分开,即赏月时不要离开。“放过池东”,意为赏月时不要错过这个约会。这几句写赏月时人的情感和愿望。
这首词写景状物极为生动形象优美,尤其是对月光的描绘,可谓妙笔生花、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