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瞻鸿碣,羁孤念鹤林。
野亭劳望眼,水槛遣闲心。
寂寞扬雄宅,栖迟《梁父吟》。
涪翁瓣香远,旷代结知音。
杜甫在成都浣花草堂的诗作,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七首。每首都抒发了杜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本诗为其中的第六首,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落拓瞻鸿碣:杜甫眺望着远去的大雁,感慨自己的漂泊无定。
羁孤念鹤林:杜甫思念故乡,孤独地在鹤林中徘徊。
野亭劳望眼:杜甫在野亭上望着远方,感叹世事无常,岁月蹉跎。
水槛遣闲心:杜甫在水边的栏杆旁打发闲暇时光,寄托了他的思乡之情。
寂寞扬雄宅:杜甫回忆起扬雄的宅邸,感慨人事的变迁。
栖迟《梁父吟》:杜甫吟诵《梁父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于式枚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也展现了相似的主题。在《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六》中,于式枚同样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心:
- 等是三川客:表达了诗人与杜甫一样作为游子的身份认同。
- 飘零滞一乡:描述了诗人的漂泊生活,与杜甫相似。
- 死生房太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杜甫关注历史事件的主题相呼应。
- 江汉堪终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彭嘉各异方:暗示了诗人对于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关心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而于式枚的作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