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读道书,兀坐千峰里。
双鹤暮盘云,影在寒潭水。
【注释】1.“画意”:诗题。2.高人:指隐士。3.道书:道家经典。4.兀坐:孤独地坐着。5.千峰里:山峰之中。6.双鹤:一左一右两只鹤。7.暮盘云:傍晚盘旋在云中。8.影:影子。9.寒潭水:清冷的水潭。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林中的静穆景象。前两句写山中高人读书,后两句写山林间的景象。整首诗意境清远,格调高雅,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高人读道书,兀坐千峰里。
双鹤暮盘云,影在寒潭水。
【注释】1.“画意”:诗题。2.高人:指隐士。3.道书:道家经典。4.兀坐:孤独地坐着。5.千峰里:山峰之中。6.双鹤:一左一右两只鹤。7.暮盘云:傍晚盘旋在云中。8.影:影子。9.寒潭水:清冷的水潭。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林中的静穆景象。前两句写山中高人读书,后两句写山林间的景象。整首诗意境清远,格调高雅,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村夜 - 注释与赏析: "村夜" 描述了夜晚在乡村的景象,通常与宁静、孤独或沉思相联系。 2. 旅舍灯犹在 - 注释: "旅舍灯" 指的是旅馆里的灯火,"犹在" 表示尽管时间已晚,灯光依然亮着。 - 赏析: 这句诗传达出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保持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村人语渐稀 - 注释与赏析: "村人语" 可能是指当地人的谈话声,"渐稀"
月夜台上听友人弹琴 高台夜色深,月下闻清琴。 能使座中客,俱生尘外心。 石泉泻寒碧,霜竹折孤音。 曲罢长天静,忘言一整襟。 译文: 在月光照耀的高台上倾听友人弹奏的琴声,这琴声如此清幽,使坐在下面的人仿佛都进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听到琴声,仿佛看到石上的泉水从高处泻落,发出寒冷的碧色。听到琴声,仿佛看到霜竹折断时发出的清脆声音。弹完了一曲,天空变得异常宁静,我不禁感到有些词不达意
【注释】 双径:通往林中的小路。 客去自掩关,林深鸟声静:客人离去后,自己便关门了;由于树林很深,所以连鸟儿的叫声也听不到了。 徘徊夕阳中,秋烟淡孤影:在夕阳下徘徊着,只见那秋日里的炊烟淡淡的,映衬着孤独的身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通过写景表现了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一种闲逸、清高、超脱的思想感情。 首句“双径”,说明作者所居之处,与外界隔绝,环境幽静,是远离尘嚣的隐士
【译文】 银汉星桥不动尘,斜飞火凤入勾陈。一声雷起地中蛰,万树花开天上春。太乙高楼灯似昼,未央前殿月移轮。君王行乐新年盛,先使恩光遍近臣。 注释:银汉:银河,指天。星桥:天河。不动尘:不动尘土。勾陈:即“斗”,北斗七星之一,这里代指北斗。一声雷起地中蛰,万树上花天上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太乙: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名。太乙楼:即玉皇阁。太乙楼的灯火如同白天一般明亮
【注释】邦都:即京都,指京城洛阳。野寺:指郊野寺庙。僧罢夕阳钟:和尚敲完傍晚的钟声。客怀:旅人的心情。孤绝:形容孤单寂寞。山鸟:指乌鸦等小鸟。自啄茅檐雪:乌鸦在茅檐上啄食着落了的雪花。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游子在洛阳城外野寺里所见到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羁旅中的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僧罢夕阳钟,客怀正孤绝。”意思是说,和尚敲完了夕阳下的钟声,旅人的情怀正感到孤独凄清
樵歌 不闻人声,但闻斧声。 寂寂岩响答,丁丁飞鸟惊。 得柴换酒,醉归踏月山歌清。 友木石,无衰荣。 白云流水自朝暮,万山漠漠烟光青。 注释: 1. 樵歌:即樵夫的歌谣,这里指采樵人唱的山歌。 2. 不闻人声:指在深山里,听不到人的说话声。 3. 但闻斧声:只听到砍伐树木时斧头的撞击声。 4. 寂寂岩响答:寂静的山谷传来回荡的声音。 5. 丁丁:形容鸟的叫声。 6. 飞鸟惊:被伐木的声音惊起的鸟儿
灌花 阶砌罗群芳,宛然如藻缋。 照日相鲜新,临风各向背。 盱睢忘忧子,淡焉此静对。 荣谢寄流转,采色看迭代。 休兹造化心,泽物恐不逮。 园丁汲井栏,时时自灌溉。 注释: 灌花:指给花儿浇水。 阶砌(jiē jì):台阶和台阶上铺的石条。罗:罗列,陈列。 宛然:仿佛。 藻缋(zǎo huì):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或刺绣品。 盱睢(xū shū):注视的样子。 淡焉:淡然处之。 采色:这里指花的颜色。
注释:七夕节的时候,银河如丝带一样流淌,仿佛在送别云车。我还没有准备穿过针孔去拜祭牵牛星和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节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七夕的夜晚,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浪漫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 春日携李眉山彭湘南王兰谷藏上人重游盘山 上有可攀下可援,乱石插脚松碍肩。 盘山之游信奇绝,我今不到又几年。 西峰朵朵开青莲,东峰半绾湘娥鬟。中峰鹄立峙云汉,游人迹绝终古寒。 招呼胜友理幽事,山瓶载酒春风颠。阴崖未放百草坼,暖溜暗滴层冰穿。 两涧猿鸟犹依然,山中老僧还晏眠。青冥可望不可蹑,轧轧笋舆争后先。 一折一转历幽邃,那知半岭平如毡。不爱坦夷爱险仄,缒身却下千仞渊。 云根或有龙精缠
【题画赠易祖栻】 天工掷下碧玉环,飞龙游云藏其间。 黑松使者管城子,夺取秀色归屏山。 天孙机杼垂天巧,尺素徘徊度青鸟。 第一峰头金饼圆,云霞照破壶天小。 天孙机杼垂天巧,尺素徘徊度青鸟。 第一峰头金饼圆,云霞照破壶天小。 天官织女相牵系,月下传书寄相思。 松年院本非士夫,大年一派传倪迂。 郑虔王维真秀绝,丹青想像开元初。 十里江南小平远,湖山是处情缱绻。 渔艇泊香莲浦秋,陇犊眠青稻畦晚。
翻译: 我站在青石上洗脚,清澈的泉水在古苔中流淌。 猿猴和麋鹿各自回饮溪流。 注释: 濯足(zhú zuǒ): 洗脚。 青林(qīng lín):青色树林。 曳(yè):拖、拉。 长流(zhǎng liú):水流很长。 曳(yè):拖、拉。 古苔(gǔ tái):古老的苔藓。 猿猱(yuán náo):猿猴的别称。 麋鹿(mí lù):一种哺乳动物,形似鹿而较小。 赏析: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英文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解读:"浦口欲移舟" 指的是在浦口(河边)准备移动小船。这里的“浦口”可能是指河流进入河口或湖泊的地方,而“欲移舟”则表示准备开始划船的动作。 2. 译文与注释: - 译文:在浦口(河边),我准备移动小船;前山(靠近江边的山)上的太阳快要升起。 - 关键词注释:“浦口” - 河流入口处或湖泊边的地方。“欲移舟” - 准备开始划船的动作
【注释】 画意:指山间溪水如画。 绝涧:深山中流过的山涧。 喧豗:喧闹,嘈杂的声音。 幽人:幽静的人。 云外至:在云雾之外到达。 疑是雨兼风:以为是雨声和风吹的声音。 赏析: 诗的首句“绝涧奔流下”,描绘了山涧中水流奔腾的景象。诗人以“绝”字来形容涧水的陡峭与险峻,突出了山涧的壮观和气势。接着,“喧豗万木中”,进一步描绘了溪水在树林中发出的喧哗声响。这句诗通过“喧豗”和“万木”两个关键词
【译文】 独自寻找山林凭一杖,芳草碧绿郁郁青青。 花儿凋谢无人管束,春深时节叫竹鸡报晓。 【注释】 寻山:寻找山林、山野。 凭:依靠。 一杖:指拐杖。 萋萋(qī qī):茂盛的样子。 花落无人管:花儿凋落无人欣赏。 管:看护,照顾。 叫竹鸡:竹鸡鸣叫。竹鸡,即杜鹃,又名布谷。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诗《画意》。诗的前两句写“寻山”时所见景物和感受。首句“凭一杖”
【诗句释义】: 1. 秋风缩涩闻蟹行:秋天的风很冷,像螃蟹爬行那样。 2. 虚堂脉脉通元冥:空荡荡的大厅里,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流动。 3. 夜深雨细枫江鸣:夜深人静的时候,细雨敲打着枫树的声音在江面上回响。 4. 阑珊北斗低玉绳:天渐渐亮了,北斗星开始在天边闪烁,而玉绳(古代天文仪器)也慢慢升起。 5. 四座无言香篆凝:四周的人都很安静,空气中弥漫着香烟的气息。 6. 拨剌一声空谷惊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诗前四句写天地间都有春风,风无处不在;后四句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答案】 (1)天上有春风,鼓荡浩劫开鸿蒙。(2分)地上有春风,昭苏品汇杂包蒙。(2分)人心有春风,消除泥滓如虚空。(2分)今风接古风,一片春融融。(2分) (2)层冰消大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