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询刍荛,故能成其大。
管子天下才,改容谢少艾。
齐桓勤求士,宁戚歌诡怪。
奉迎忧不知,妾倩适逢会。
白水识贤心,修宫速反旆。
佐齐国以治,赖此一夕话。
人无忽于微,虚己超物外。

【注释】

先民:先代的人民;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比喻地位低贱的人。

成其大:成就大事业。

管子:管仲,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政治家。

天下才:天下人才。

改容谢少艾:改变脸色,向贤人道歉。少艾,指贤人。

齐桓:齐桓公,即齐僖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宁戚:春秋时人,以歌唱为生。

奉迎:侍奉。

适逢会:偶然遇上机会。

白水:清清的流水。

修宫:整治宫殿。

反旆:掉转旗帜,表示退兵。

佐:辅佐。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读史五首》之三,借赞颂古代贤者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先民询刍荛,故能成其大;后四句写管仲、宁戚等人,因虚已而得以匡辅国家。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明快。

首联“先民询刍荛,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先民们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所以才成就了他们的大业。这里强调了从基层群众中学习的重要性。

颔联“管子天下才,改容谢少艾”,意思是说管仲虽然出身卑微,但他却有天下才能,因此他改变了脸色,向贤人道歉。这里表达了对贤者的敬重之情。

颈联“齐桓勤求士,宁戚歌诡怪”,意思是说齐桓公勤于寻求贤才,宁戚歌唱出奇制胜的歌谣。这里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贤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时代的变迁。

尾联“白水识贤心,修宫速反旆”,意思是说白水能够识别贤者的心,因此修葺了宫殿以便他们回来。这里暗示了贤者回归国家的愿望,也表达了对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贤者回归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贤者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